导读炖羊肉、卤牛肉时,丢一块桂皮进去,浓郁的甘香瞬间就能渗透食材,让菜品风味更醇厚。但多数人只把桂皮当作“增香调料”,不清楚它还藏着调理身体的功效;也有人看着橱柜里的桂皮,疑惑“它到底是哪种树的皮,为何香气这么独特”。其实桂皮的功效与它的植物来源密切相关,下面就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带大家读懂桂皮。
炖羊肉、卤牛肉时,丢一块桂皮进去,浓郁的甘香瞬间就能渗透食材,让菜品风味更醇厚。但多数人只把桂皮当作“增香调料”,不清楚它还藏着调理身体的功效;也有人看着橱柜里的桂皮,疑惑“它到底是哪种树的皮,为何香气这么独特”。其实桂皮的功效与它的植物来源密切相关,下面就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带大家读懂桂皮。

桂皮的功效与作用?
桂皮性温、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核心功效围绕“温通散寒、理气止痛”展开,适配日常轻微不适调理,具体可从三方面详细说明:
1.温通散寒,改善畏寒症状
桂皮的温性可驱散体内寒气,尤其适合秋冬季节或体质偏寒人群:
对受凉后引发的腹痛、腹泻(如吃生冷食物后肚子发凉),用桂皮搭配生姜、红枣煮水喝,能温脾暖胃,缓解肠胃不适;
对手脚冰凉、畏寒怕冷(尤其冬季明显),煮羊肉汤或牛肉汤时多加1-2块桂皮,既能提香,又能借助其温通经络的作用,改善血液循环,让身体快速回暖。
2.理气止痛,缓解身体酸痛
桂皮能行气活血,对气滞或寒凝引发的疼痛有辅助缓解作用:
对因寒气导致的关节酸痛(如雨天膝盖发凉疼痛),用桂皮煮水后泡脚,或用桂皮搭配艾草热敷疼痛部位,能温通关节、减轻酸痛;
对女性因宫寒引发的经期小腹冷痛,煮红糖姜茶时加入少量桂皮(约1小块),可增强温宫散寒效果,缓解经期不适,但需注意经量过多者慎用。
3.辅助调节代谢,提升食欲
长期适量用桂皮调味,对身体代谢和消化有一定帮助:
桂皮中的挥发油(如桂皮醛)能刺激唾液和消化液分泌,改善因脾胃虚寒导致的食欲不振,尤其适合秋冬季节“没胃口”时,在炒菜、炖菜中加入桂皮,能开胃增食;
其含有的少量活性成分,还能辅助调节血糖代谢,适合需要温和控糖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日常用少量桂皮泡水喝(搭配少量枸杞),对身体代谢有一定益处,但不可替代药物。

桂皮是什么树的皮?
桂皮并非单一树木的皮,而是樟科樟属多种树木树皮的统称,常见的有3种,它们在香气、口感和用途上略有差异,具体可从树木种类、特点两方面解析:
1.主要来源:3种樟属树木,核心是“肉桂树”
肉桂树(Cinnamomum cassia):这是市面上最常见的桂皮来源,又称“中国肉桂”。其树皮较厚(约2-4毫米),颜色呈深褐色或棕红色,表面有细纹,香气浓郁且带明显辛甘味,口感醇厚,适合炖菜、卤味等长时间烹饪,能让香气充分释放,也是中药里“肉桂”的主要来源。
锡兰肉桂树(Cinnamomum verum):又称“真肉桂”,原产斯里兰卡,树皮较薄(约1毫米),颜色偏浅黄棕色,香气更清新柔和,辛味较轻,多用来制作甜点(如肉桂卷、热红酒)或直接磨成粉撒在饮品中,国内超市中较少见,多为进口产品。
阴香树(Cinnamomum burmannii):树皮厚度中等,颜色棕褐色,香气比肉桂树淡,辛味较明显,口感略粗糙,价格相对低廉,常作为“平价桂皮”用于日常炒菜调味,增香效果尚可,但养生功效弱于肉桂树树皮。
2.加工特点:树皮剥离后“干燥成卷”
无论哪种树木,桂皮的加工方式相似:选取树龄5年以上的成年树木,在树干上横向切割后剥离树皮,去除外层粗糙的栓皮,将内层树皮卷成筒状(即“桂皮卷”),自然晒干或烘干后,修剪成块状或片状,就成了我们常见的桂皮。优质桂皮干燥后质地坚硬、香气浓郁,断面呈油润状,这是判断其品质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