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豆浆是不少人早餐桌上的“常客”,无论是搭配包子、油条,还是单独饮用,都能带来清爽口感,且常被当作健康饮品选择。但很多人喝豆浆时会纠结:它的热量会不会太高,长期喝容易发胖吗?同时也不清楚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喝豆浆。下面就详细解答豆浆的热量问题,以及需要避免饮用的人群,帮助大家科学享用这一常见饮品。
豆浆是不少人早餐桌上的“常客”,无论是搭配包子、油条,还是单独饮用,都能带来清爽口感,且常被当作健康饮品选择。但很多人喝豆浆时会纠结:它的热量会不会太高,长期喝容易发胖吗?同时也不清楚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喝豆浆。下面就详细解答豆浆的热量问题,以及需要避免饮用的人群,帮助大家科学享用这一常见饮品。
豆浆的热量高吗?
豆浆的热量需结合“制作方式”和“配料”判断,整体属于“中低热量饮品”,合理选择和饮用不易导致热量超标,具体可从两方面分析:
1.基础款豆浆:热量低,适合多数人
纯黄豆制作的无糖豆浆(未额外加糖、油),每100毫升热量约30-40千卡,一杯250毫升的无糖豆浆热量仅75-100千卡,远低于同等分量的牛奶(约150千卡)、奶茶(约300-500千卡)。其热量主要来自黄豆中的蛋白质(每100毫升约3克)和少量脂肪(每100毫升约1.5克),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消化吸收后能提供一定饱腹感,适合作为早餐或加餐,尤其适合需要控重、控糖的人群,既能补充营养,又不用担心热量过高。
2.调味款豆浆:热量易超标,需谨慎选择
市售的调味豆浆(如甜豆浆、红枣豆浆、核桃豆浆等),因添加了大量白砂糖、糖浆或植脂末,热量会大幅升高。以甜豆浆为例,每100毫升热量可达50-70千卡,一杯250毫升的甜豆浆热量约125-175千卡,长期饮用易导致糖分和热量摄入过剩,增加发胖、血糖升高的风险;部分“浓香型”调味豆浆还会添加油脂,进一步推高热量。因此,选择豆浆时优先选无糖纯豆浆,若偏爱甜味,可自制时少量添加蜂蜜(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市售高糖款。
哪些人不适合喝豆浆?
豆浆虽营养丰富,但部分人群因体质或健康状况,饮用后可能引发不适,需严格避免或在医生指导下饮用,核心人群有四类:
1.大豆过敏人群:禁止饮用,避免过敏反应
大豆是常见过敏原之一,对大豆过敏的人群(饮用豆浆后可能出现皮疹、瘙痒、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绝对禁止饮用豆浆,也需避免食用其他大豆制品(如豆腐、豆皮),以免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威胁健康。这类人群可选择牛奶、燕麦奶等替代饮品,满足营养需求。
2.肾功能不全者:限制饮用,减轻肾脏负担
豆浆中的植物蛋白需要通过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者(如肾炎、肾衰竭患者)肾脏滤过功能下降,过量饮用豆浆会导致蛋白质代谢废物(如尿素氮)在体内堆积,加重肾脏负担,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若病情稳定,需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控制饮用量,通常建议每周不超过1次,每次不超过100毫升,且需相应减少其他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3.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禁用,缓解期限量
黄豆属于中高嘌呤食物(每100克干黄豆嘌呤含量约150毫克),豆浆由黄豆制成,也含有一定嘌呤。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饮用豆浆,会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加重关节红肿、疼痛;缓解期患者可少量饮用无糖纯豆浆,每次不超过200毫升,且需选择在尿酸控制稳定时饮用,避免与其他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同时食用,防止诱发痛风。
4.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谨慎饮用,避免消化不良
豆浆中含有低聚糖(如水苏糖、棉子糖),这类成分在肠道内不易被消化,易被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导致腹胀、腹泻、嗳气等不适。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群(如老人、儿童、脾胃虚寒者)饮用豆浆时,需注意两点:一是将豆浆彻底煮沸(煮沸后继续加热5-10分钟,破坏抗营养因子),二是控制饮用量(每次不超过200毫升),避免空腹饮用(可搭配面包、馒头等主食,减少对肠胃的刺激),若饮用后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