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皮是桔子皮还是橙子皮?陈皮的副作用和禁忌?

2025-11-10 14:06:24  来源:鹊医典    

导读煲汤时加一片陈皮解腻增香,泡茶时放少许陈皮理气开胃,陈皮是不少人钟爱的养生食材。但很多人会疑惑:“陈皮到底是用桔子皮做的,还是橙子皮?”也有人觉得陈皮性质温和,可随意食用,却不知不当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其实陈皮的原料有明确界定,使用也需避开禁忌,下面就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

  煲汤时加一片陈皮解腻增香,泡茶时放少许陈皮理气开胃,陈皮是不少人钟爱的养生食材。但很多人会疑惑:“陈皮到底是用桔子皮做的,还是橙子皮?”也有人觉得陈皮性质温和,可随意食用,却不知不当使用可能带来副作用。其实陈皮的原料有明确界定,使用也需避开禁忌,下面就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

1_new.png

  陈皮是桔子皮还是橙子皮?

  陈皮是用桔子皮(特指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的成熟果皮)制成的,并非橙子皮,二者在原料特性、加工要求上差异显著,具体可从三方面清晰区分:

  1.原料界定:核心是“橘”的果皮,非“橙”

  从植物学分类来看,陈皮的原料是“橘”(学名:Citrus reticulata)的成熟果皮,常见的品种如蜜橘、贡橘、沙糖橘等;而橙子(学名:Citrus sinensis)的果皮因质地、成分不同,不能制成陈皮。关键差异在于:

  果皮厚度与质地:桔子皮较薄(约1-2毫米),质地柔韧,油室(表皮的小凸起)细密,晒干后不易碎裂;橙子皮较厚(约3-4毫米),质地偏硬脆,油室粗大,晒干后易断裂,且风味偏酸涩,不符合陈皮的香气要求;

  成分与风味:桔子皮含有的挥发油(如柠檬烯、芳樟醇)更丰富,经陈化后能形成陈皮特有的“陈香”;橙子皮挥发油中酸涩成分较多,陈化后仍有明显涩味,无法达到陈皮“理气不燥”的特性。

  2.加工要求:需“成熟、晒干、陈化”三步

  真正的陈皮制作对桔子皮有严格要求:

  选料:需选用成熟桔子的果皮(未成熟的青皮适合做“青皮”药材,非陈皮),且要去除果肉残留和白色内瓤(内瓤苦涩,会影响陈皮风味);

  晒干:将处理好的桔子皮置于通风干燥处自然晒干,避免暴晒(防止香气流失);

  陈化:晒干后的桔子皮需密封或通风存放,经过至少3年陈化(陈化时间越长,药效越温和,香气越浓郁),才能称为“陈皮”,不足3年的只能叫“桔子皮干”。

  3.常见误区:橙子皮无法替代,易致风味偏差

  部分人会用橙子皮晒干替代陈皮,不仅风味酸涩,还可能因橙子皮中含有的刺激性成分(如某些有机酸),导致食用后肠胃不适;且橙子皮的药用价值远低于桔子皮,无法达到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效果,因此绝不能用橙子皮替代陈皮。

2_new.png

  陈皮的副作用和禁忌?

  陈皮虽性质温和,但若食用不当或特定人群食用,仍可能出现副作用,具体可从副作用表现、禁忌人群、使用禁忌三方面说明:

  1.常见副作用:过量或不当食用易引发不适

  上火症状:陈皮性温,长期过量食用(如每天泡水超过10克),或本身是热性体质(易口干、长痘、便秘)的人食用,可能加重内热,出现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

  肠胃刺激:陈皮中的挥发油对胃黏膜有轻微刺激,空腹食用或肠胃敏感者(如胃炎、胃溃疡患者)食用,可能引发胃痛、反酸、恶心等不适;

  失眠影响:陈皮有一定“理气提神”作用,睡前大量饮用陈皮水,可能刺激神经兴奋,导致入睡困难,尤其对睡眠质量差的人影响更明显。

  2.禁忌人群:这几类人需严格避免或慎用

  阴虚火旺者:表现为口干舌燥、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陈皮的“燥湿”特性会加重体内津液流失,导致症状恶化;

  孕妇:陈皮有轻微理气作用,过量食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尤其孕早期(前3个月)胎儿不稳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少量食用,避免自行大量使用;

  哺乳期女性:陈皮中的成分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若婴儿出现腹泻、哭闹等不适,需立即停止食用;

  气虚体燥者:表现为疲乏无力、皮肤干燥、易感冒,陈皮的“燥湿”作用会耗伤气阴,加重身体虚弱。

  3.使用禁忌:这些情况需避开,避免药效冲突

  不宜与寒凉食物同服:陈皮性温,若与西瓜、梨、螃蟹等寒凉食物大量同食,可能导致脾胃寒热失衡,引发腹痛、腹泻;

  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服:陈皮中的成分可能与抗凝血药(如华法林)、降压药、降糖药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正在服药的人群食用前需咨询医生;

  变质陈皮禁食用:若陈皮出现霉点(白色、绿色斑点)、异味(霉味、酸味),即使清洗后也不能食用,其含有的霉菌毒素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饮食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