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吃榴莲时,多数人会专注于香甜软糯的果肉,把坚硬带刺的榴莲壳随手丢弃。但很少有人知道,榴莲壳内侧白色的“囊肉”不仅能食用,还与性热的榴莲肉形成“互补”,是清热降火、滋养身体的好食材。它的功效实用,做法也简单,下面就详细解析榴莲壳的功效,以及正确的食用做法,帮大家解锁这一“隐藏养生食材”。
吃榴莲时,多数人会专注于香甜软糯的果肉,把坚硬带刺的榴莲壳随手丢弃。但很少有人知道,榴莲壳内侧白色的“囊肉”不仅能食用,还与性热的榴莲肉形成“互补”,是清热降火、滋养身体的好食材。它的功效实用,做法也简单,下面就详细解析榴莲壳的功效,以及正确的食用做法,帮大家解锁这一“隐藏养生食材”。

榴莲壳的功效是什么?
榴莲壳的功效主要集中在“清热、滋养、祛湿”,尤其能中和榴莲肉的热性,适合搭配食用,具体可从三方面展开:
1.清热降火,中和榴莲肉热性
中医认为,榴莲肉性热,过量食用易引发“上火”,如口干舌燥、喉咙痛、便秘等;而榴莲壳内侧的白色囊肉性凉,恰好能中和这种热性。吃完榴莲后适量食用榴莲壳,或用其煲汤,能平衡体内热气,减少上火风险,相当于“吃榴莲不上火的秘诀”,尤其适合爱吃榴莲却怕上火的人群。
2.滋养养阴,补充身体津液
榴莲壳囊肉含有丰富的水分和少量多糖,能为身体补充津液,缓解因气候干燥或内热导致的皮肤干燥、口干等问题。同时,它还带有淡淡的清甜,食用后能滋润脾胃,对夏季暑热伤津、秋冬干燥引起的身体不适有一定缓解作用,是温和的“养阴食材”,不像寒凉食物那样易伤脾胃。
3.祛湿健脾,改善轻微湿气问题
榴莲壳囊肉还具有一定的祛湿功效,能帮助身体代谢多余湿气,缓解因湿气重导致的腹胀、乏力、舌苔厚腻等问题。搭配健脾的食材(如瘦肉、山药)煲汤,既能祛湿,又能增强脾胃功能,尤其适合南方潮湿地区或夏季多雨时食用,帮助身体维持“干湿平衡”,减少湿气困扰。

榴莲壳的正确做法?
榴莲壳食用的关键是“取对部位、合理烹饪”,核心食用部分是内侧白色囊肉(需去除坚硬外壳和尖刺),推荐三种简单易操作的做法,兼顾口感与功效:
1.经典款:榴莲壳瘦肉汤(清热滋补,全家适宜)
这是最常见的做法,能最大化发挥榴莲壳的清热滋养功效。先处理榴莲壳:用刀削去外侧坚硬的带刺外壳,只留内侧白色囊肉,切成小块;瘦肉(或排骨)100克洗净切块,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去血沫;砂锅中加足量清水,放入榴莲壳块、瘦肉块、1-2颗红枣(去核)、1片生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5小时;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即可。这道汤清甜不腻,既能中和榴莲肉的热性,又能补充蛋白质,适合吃完榴莲后或日常滋补饮用,老人、孩子都能喝。
2.清爽款:榴莲壳银耳糖水(润肺润燥,夏季解暑)
适合干燥季节或夏季解暑,口感清甜绵密。榴莲壳白色囊肉切块,银耳提前泡发撕成小朵,红枣去核、百合干泡发备用;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榴莲壳块、银耳、红枣、百合,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至银耳出胶;根据口味加适量冰糖,继续煮5分钟至冰糖融化,放凉后食用(冷藏后口感更佳)。这道糖水能润肺润燥、补充水分,缓解口干舌燥,还带有榴莲壳的淡淡清香,比普通银耳糖水更具特色。
3.简易款:榴莲壳煮水(快速清热,简单方便)
若想快速利用榴莲壳清热,可选择简单的煮水方式。榴莲壳白色囊肉切块,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可加少许冰糖调味,也可直接饮用(味道清淡微甜)。这道榴莲壳水制作简单,10分钟就能准备好,适合吃完榴莲后饮用,快速中和热性,避免上火,也可作为日常饮品,温和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