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吃芡实有啥好处?有哪些做法?

2025-09-12 14:12:05  来源:鹊医典    

导读芡实,也叫“鸡头米”,是秋冬季节的特色养生食材,既常出现在传统滋补食谱中,也能做成家常美味。但不少人对芡实的了解仅停留在“能养生”,不清楚具体能带来哪些好处,处理和烹饪时也常因方法不当影响口感。下面就详细解析吃芡实的好处,以及简单实用的做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享用这一食材。

  芡实,也叫“鸡头米”,是秋冬季节的特色养生食材,既常出现在传统滋补食谱中,也能做成家常美味。但不少人对芡实的了解仅停留在“能养生”,不清楚具体能带来哪些好处,处理和烹饪时也常因方法不当影响口感。下面就详细解析吃芡实的好处,以及简单实用的做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享用这一食材。

1_new.png

  吃芡实有啥好处?

  芡实的好处集中在“健脾祛湿、固肾益精”,且药性温和,适合多数人秋冬调理,核心益处可分为三方面:

  1.健脾祛湿,改善消化与湿气问题

  中医认为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湿气。对脾胃虚弱导致的食少、腹胀、大便稀溏(黏马桶),或秋冬湿气重引发的身体沉重、乏力,适量吃芡实能温和调理——比如搭配山药、莲子煮水,既能健脾,又能减少湿气对脾胃的影响,尤其适合久坐不动、饮食油腻的人群,且不会像薏米那样性寒伤胃。

  2.固肾益精,辅助调理身体状态

  芡实的“涩味”有“固涩”作用,能辅助固肾益精,对肾气不足导致的尿频(尤其夜间起夜频繁)、腰膝酸软有一定改善作用,适合中老年人或产后体质虚弱者。同时,芡实含有的淀粉和蛋白质能提供持久能量,帮助缓解疲劳,秋冬季节吃还能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力,减少因气虚导致的怕冷症状,是温和的滋补食材。

  3.补充营养,低负担易吸收

  从营养角度看,芡实含丰富碳水化合物(每100克干芡实约75克),能提供基础能量,且含膳食纤维(每100克约0.9克),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还含有钙(每100克约37毫克)、磷(每100克约56毫克)等矿物质,以及少量B族维生素,能辅助维持身体机能。其质地软糯,消化吸收负担小,老人、儿童或肠胃功能较弱者也能轻松食用,适合作为日常主食的补充。

2_new.png

  芡实有哪些做法?

  芡实烹饪的关键是“提前处理”(干芡实较硬,需泡发煮软),推荐四种简单易操作的做法,覆盖粥、汤、甜品等场景:

  1.经典款:芡实山药小米粥(养胃健脾)

  适合早餐或晚餐,温和滋补。干芡实提前浸泡4小时(或新鲜芡实洗净),山药去皮切小块,小米淘洗干净;锅中加足量清水,放入芡实和小米,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山药块继续煮20分钟,至芡实软糯、粥体浓稠;无需额外加糖,靠山药的清甜调味,口感绵密,能健脾养胃,适合脾胃虚弱者长期食用。

  2.滋补款:芡实莲子银耳汤(润燥养颜)

  适合秋冬润燥,作为下午茶或甜品。干芡实泡发后与泡发的银耳、去芯莲子一同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至银耳出胶、芡实软糯;可根据口味加少量冰糖(或不加),放凉后冷藏食用,口感更清爽。这道汤富含植物胶质和膳食纤维,能补充水分,缓解秋冬干燥,女性食用还能辅助改善皮肤状态。

  3.家常款:芡实炖排骨(咸香入味)

  适合作为正餐菜肴,营养均衡。排骨提前焯水去血沫,干芡实泡发,胡萝卜切滚刀块;锅中放少许油,爆香姜片,放入排骨翻炒至表面微黄;加足量热水,放入芡实和胡萝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5小时;最后加盐、少许胡椒粉调味,撒葱花即可。排骨的鲜香融入芡实,口感粉糯,既能补充蛋白质,又能借助芡实的健脾作用减少油腻感,适合全家食用。

  4.快手款:芡实桂花糖水(清甜解腻)

  适合作为餐后甜点,简单省时。干芡实泡发后煮至软糯(约30分钟),捞出放入碗中;加少量煮芡实的水,放入1-2勺桂花蜜(或干桂花+少许白糖),搅拌均匀即可。桂花的香气搭配芡实的粉糯,清甜不腻,能解餐后油腻,且做法简单,10分钟就能完成,适合忙碌时快速制作。


饮食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