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提到助消化的食材,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麦芽,却忽略了与之功效相近的谷芽。谷芽是稻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口感温和、消食不耗气,尤其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但不少人既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吃谷芽,也不知道如何将这不起眼的“发芽稻谷”做成养生吃食。下面就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带大家认识这颗“温和消食的养生芽”。
提到助消化的食材,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麦芽,却忽略了与之功效相近的谷芽。谷芽是稻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口感温和、消食不耗气,尤其适合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但不少人既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吃谷芽,也不知道如何将这不起眼的“发芽稻谷”做成养生吃食。下面就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带大家认识这颗“温和消食的养生芽”。

谷芽适合哪些人吃?
谷芽性平、味甘,归脾、胃经,核心功效是“消食和中、健脾开胃”,尤其擅长消化淀粉类食物,适配人群多与“消化不良、脾胃虚弱”相关,具体可从三类人群展开:
1.儿童与老人:消化弱、易积食人群
儿童脾胃功能未发育完全,老人脾胃功能逐渐衰退,吃多了米饭、面条等淀粉类食物后,易出现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甚至睡前哭闹(儿童)、餐后乏力(老人)。谷芽能温和促进淀粉消化,且不刺激肠胃,适合这类人群日常调理,比如儿童积食时煮水喝,老人可在粥里加少量谷芽,帮助消化又不加重脾胃负担。
2.饮食不规律者:餐后腹胀、食欲不振人群
上班族、学生党常因赶时间暴饮暴食,或饥一顿饱一顿,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出现餐后腹胀(吃少量食物就觉得胃里“堵得慌”)、食欲不振(对饭菜无兴趣,甚至看到油腻食物恶心)。谷芽能调节脾胃运化,改善消化节律,每天用少量谷芽煮水代茶,或搭配山楂、陈皮,能缓解餐后不适,逐渐恢复食欲。
3.病后恢复期人群:脾胃虚弱、消化差人群
感冒、发烧、手术后,身体处于恢复期,脾胃功能较弱,即便吃清淡食物也难消化,还可能伴随大便稀溏、乏力。谷芽既能消食,又能健脾,帮助身体吸收营养,促进恢复,比如在小米粥里加谷芽、山药,煮成软烂的粥品,既能补充能量,又不会给脾胃添负担,适合病后循序渐进调理。
需注意:谷芽虽温和,但脾胃虚寒(经常腹泻、怕冷,吃生冷食物易腹痛)且无积食者需慎用,或搭配生姜、红枣中和寒性;无消化不良症状者无需长期食用,避免过度依赖影响自身消化功能。

谷芽有哪些做法?
谷芽的做法以“凸显消食功效、保持温和口感”为原则,多采用煮、炖等方式,操作简单,适合日常烹饪,推荐三种经典做法:
1.基础款:谷芽水(消食开胃,简单高效)
适合积食初期或食欲不振时,10分钟就能完成。取干燥谷芽10-15克,洗净后放入锅中,加500毫升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滤出汤汁即可饮用,可加少量冰糖(控糖人群省略)调味。这道水饮能快速促进淀粉消化,缓解餐后腹胀,尤其适合儿童和老人,日常也可作为“消食茶”,避免积食。
2.家常款:谷芽小米粥(健脾养胃,早餐首选)
适合长期脾胃虚弱、消化差的人群,作为早餐或晚餐都合适。小米50克提前泡30分钟,干燥谷芽10克洗净;锅中加800毫升清水,放入小米和谷芽,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至粥浓稠即可。小米本身能健脾,搭配谷芽后消食效果更强,粥品软烂易吸收,病后恢复期人群也能吃,还可根据口味加少量枸杞点缀。
3.进阶款:谷芽山楂炖瘦肉(消食补蛋白,全家适宜)
适合需要兼顾消食与营养的人群,尤其适合聚餐后解腻。瘦肉100克切薄片,用生抽、淀粉腌制10分钟;干燥谷芽10克、山楂5克(去核)洗净,生姜2片切丝;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谷芽、山楂、姜丝,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放入瘦肉片,煮至肉片熟透,加盐、少许葱花调味即可。瘦肉补充蛋白质,谷芽和山楂共同消食解腻,适合全家食用,尤其适合暴饮暴食后调理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