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夏季高温天气里,中暑是常见的急症,尤其是长时间在户外劳作或暴晒后,人体易出现头晕、恶心、体温升高等症状。面对中暑,很多人会想到用冰敷降温,但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中暑后又该如何科学处理呢?下面为你详细解答。
夏季高温天气里,中暑是常见的急症,尤其是长时间在户外劳作或暴晒后,人体易出现头晕、恶心、体温升高等症状。面对中暑,很多人会想到用冰敷降温,但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中暑后又该如何科学处理呢?下面为你详细解答。

中暑后可以直接冰敷吗?
中暑后不建议直接冰敷。中暑时,人体核心体温升高,此时若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尤其是额头、颈部、腋下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会使局部血管急剧收缩,阻碍体内热量散发,反而影响降温效果。
此外,突然的冷刺激可能导致皮肤冻伤,还会引起身体应激反应,加重头晕、寒战等不适。正确的降温方式应是温和散热,比如用湿毛巾擦拭皮肤,或用风扇吹送凉风,让体温缓慢下降。对于重症中暑(体温超过40℃),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降温,切不可自行直接冰敷。

中暑后怎么办?
中暑后的处理需根据症状轻重采取不同措施,核心是快速降温、补充水分和及时就医。
轻度中暑(表现为头晕、口渴、出汗多、乏力):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让其平卧休息,解开紧身衣物以利散热。同时,可让患者饮用含电解质的清凉饮品(如淡盐水、运动饮料),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缓解不适。一般休息后症状可逐渐缓解。
中度中暑(出现体温升高、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四肢湿冷):在转移到阴凉处后,继续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或用风扇降温,同时监测体温变化。若呕吐症状缓解,可少量多次饮用电解质水;若呕吐不止,需暂停饮水,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及时送往医院处理。
重症中暑(高热无汗、昏迷、抽搐):这是危及生命的情况,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期间,要快速为患者降温(如用温水擦拭身体),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昏迷,需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到达医院后,医生会通过静脉输液、药物降温等方式进行救治。
总之,中暑后需科学处理,避免盲目降温,同时根据症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必要时尽快就医,才能有效缓解病情,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