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笋的功效与作用?地笋怎么吃?

2025-09-23 14:06:25  来源:鹊医典    

导读在菜市场的根茎类食材区,地笋常因外形酷似细小竹笋、名字陌生而被忽略,很多人甚至从未听说过它。但实际上,地笋是药食同源的“宝藏食材”,不仅口感脆嫩,还藏着不少养护身体的功效,适合日常调理食用。不少人想了解地笋具体有哪些好处,以及该如何烹饪才能发挥其价值,下面就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带大家认识这一冷门养生食材。

  在菜市场的根茎类食材区,地笋常因外形酷似细小竹笋、名字陌生而被忽略,很多人甚至从未听说过它。但实际上,地笋是药食同源的“宝藏食材”,不仅口感脆嫩,还藏着不少养护身体的功效,适合日常调理食用。不少人想了解地笋具体有哪些好处,以及该如何烹饪才能发挥其价值,下面就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带大家认识这一冷门养生食材。

1_new.png

  地笋的功效与作用?

  地笋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围绕“益气健脾、调理代谢、补充营养”展开,其含有的多糖、黄酮类物质等成分是核心支撑,具体可从三方面展开:

  1.益气健脾,改善脾胃虚弱

  中医认为地笋性平、味甘,归肝、脾经,有益气健脾、补虚益精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气虚乏力(如稍活动就累、精神不济),适量食用地笋能温和调理脾胃功能,促进营养吸收,帮助恢复体力。尤其适合长期饮食不规律、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作为日常食材补充,比药物调理更温和,不易给身体带来负担。

  2.利尿消肿,辅助调节代谢

  地笋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钾元素,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钾元素则能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帮助排出多余水分,对轻微水肿(如下肢水肿、面部浮肿)有缓解作用。比如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孕期轻微水肿的女性,适量吃地笋可辅助改善水肿带来的沉重感,同时通过促进代谢,减少体内废物堆积,对维持身体轻盈有一定帮助。

  3.补充营养,助力身体机能

  地笋的营养成分丰富,除了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族(如维生素B1、B2,参与能量代谢)、钙、铁等矿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根茎蔬菜(每100克约含4克蛋白质),能为身体补充基础营养,尤其适合素食者或需要控制肉类摄入的人群,作为植物蛋白的补充来源,搭配其他蔬菜食用,可实现营养均衡。

2_new.png

  地笋怎么吃?

  地笋的口感脆嫩带微甜,适合凉拌、炒、炖等多种烹饪方式,核心是“去除涩味,保留脆感”,推荐三种简单易操作的家常吃法:

  1.快手款:凉拌地笋(清爽开胃,夏日必备)

  适合炎热季节,能最大程度保留地笋的脆嫩口感。地笋洗净后切成5厘米长的细条,放入沸水中焯水2-3分钟(加少许盐,去除涩味),捞出后迅速过凉水,沥干水分;碗中放入地笋条,加入蒜末、小米辣(可选)、1勺生抽、半勺香醋、少许香油和白糖,拌匀即可。这道菜清爽解腻,带着地笋的微甜,既能当开胃小菜,也能搭配主食食用,10分钟就能完成,新手也能轻松驾驭。

  2.家常款:地笋炒肉丝(鲜香下饭,营养均衡)

  适合日常晚餐,搭配肉丝能提升风味,补充蛋白质。地笋洗净切薄片,瘦肉切丝后用少许盐、淀粉、料酒腌制10分钟;锅中放少许油,油热后放入肉丝翻炒至变色,盛出备用;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葱花、姜片爆香,加入地笋片大火翻炒2分钟,加适量盐、生抽调味;倒入炒好的肉丝,翻炒均匀即可出锅。这道菜肉丝鲜嫩、地笋脆爽,咸香下饭,适合全家食用,尤其能让孩子在吃菜的同时补充蛋白质。

  3.滋补款:地笋炖排骨(暖身滋补,秋冬适宜)

  适合秋冬季节,炖制后地笋软糯,排骨鲜香,兼具营养与暖身效果。排骨切块后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去血沫,捞出洗净;地笋洗净切滚刀块;砂锅中加足量清水,放入排骨、地笋块、1-2颗红枣(去核)、1片生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5小时;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即可。这道汤品肉质软烂、地笋入味,能益气健脾、补充钙质,适合脾胃虚弱或需要滋补的人群,秋冬喝一碗暖身又养胃。


饮食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