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菊苣根是中药吗?有哪些功效?

2025-09-30 15:15:34  来源:鹊医典    

导读在欧洲传统饮食中,菊苣根常被用来烘焙后替代咖啡,或作为沙拉配菜,而在国内,它却因认知度低被归为“冷门食材”。不少人好奇:这看似普通的根茎,是否属于中药?又能带来哪些养生功效?下面就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带大家认识这颗“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的根茎食材”。

  在欧洲传统饮食中,菊苣根常被用来烘焙后替代咖啡,或作为沙拉配菜,而在国内,它却因认知度低被归为“冷门食材”。不少人好奇:这看似普通的根茎,是否属于中药?又能带来哪些养生功效?下面就详细解答这两个问题,带大家认识这颗“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的根茎食材”。

1_new.png

  菊苣根是中药吗?

  菊苣根是中药,在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药用研究中均有明确定位,其性味、归经及药用记载均符合中药范畴,具体可从三方面展开:

  1.典籍与药典记载:明确入药,兼具食用价值

  菊苣根在《中国药典》中被收录为“菊科植物菊苣或毛菊苣的干燥根”,归类为“清热燥湿药”,明确其药用功效为“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同时,《本草纲目》《新疆中草药手册》等传统典籍也有记载,称其“治黄疸、膀胱炎、消化不良”,既认可其药用价值,也提及可作为野菜食用,是典型的“药食同源”中药,区别于纯粹的观赏性或食用性植物。

  2.性味与归经:性微寒味微苦咸,主入肝胃经

  从中医性味归经来看,菊苣根性微寒、味微苦咸,归肝、胃、膀胱经。“性微寒”决定了它能清热,却比黄连、黄芩等苦寒药材温和,不易损伤脾胃;“味微苦咸”中,苦味能清热燥湿、健胃消食,咸味能软坚散结、利尿消肿;“归肝、胃、膀胱经”说明其核心作用于肝脏(清肝利胆)、消化系统(健胃消食)和泌尿系统(利尿消肿),针对性调理这三大系统的湿热问题。

  3.药用形式与应用:多煎服或代茶饮,适配日常调理

  菊苣根作为中药,药用形式灵活,干燥后可切片煎汤内服,也可研磨成粉冲服,或烘焙后泡茶饮用(类似咖啡口感,无咖啡因)。其药用成分(如菊粉、菊苣酸、苦味素)能通过内服被人体吸收,发挥清热、消食、利尿的功效,尤其适合日常轻微不适的调理,如消化不良、小便黄赤等,无需像强效中药那样严格控制剂量,更易融入日常养生。

2_new.png

  菊苣根有哪些功效?

  菊苣根的功效围绕“清热、调理代谢”展开,尤其在清肝利胆、改善肠道、利尿消肿方面表现突出,具体可从三方面展开:

  1.清肝利胆,辅助调节肝胆功能

  菊苣根能促进胆汁分泌与排泄,帮助清除肝脏内多余的脂肪和毒素,对因肝胆湿热导致的黄疸、胆囊炎、脂肪肝有辅助调理作用。其含有的菊苣酸能减轻肝细胞炎症,保护肝细胞结构,适合长期熬夜、饮酒导致肝负担加重的人群,日常饮用菊苣根茶,能温和养护肝胆,减少肝胆疾病风险,且无药物的副作用。

  2.改善肠道,调节消化与排便

  菊苣根富含菊粉(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也是优质益生元),能选择性滋养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繁殖,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菊粉能吸收水分膨胀,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尤其适合老年人习惯性便秘、饮食精细导致的便秘人群。此外,其含有的苦味素能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适合餐后腹胀、积食的人群。

  3.利尿消肿,辅助调节体液平衡

  菊苣根能促进肾脏代谢,增加尿量,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对因水液代谢不畅导致的轻微水肿(如下肢水肿、眼睑浮肿)有明显缓解作用。同时,它能辅助调节血压,通过利尿减少血容量,减轻血管压力,适合血压轻微偏高、久坐导致水肿的人群,且不会像利尿剂那样导致电解质紊乱,温和且安全。


饮食推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