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简介
北京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市属综合性、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北京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任务。医院下设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北京市赵炳南皮肤病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医国际交流培训中心等,是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北京市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
详细介绍

  北京中医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北京市唯一的一所市属综合性、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北京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任务。医院下设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北京市赵炳南皮肤病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医国际交流培训中心等,是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北京市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目前,北京中医医院分别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治未病基地、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中医急诊临床基地、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推广基地、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

  编制床位1400张,开放床位680,全年门急诊量220万人次,中医专病门诊93个,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77项,配备大型医疗设备近50种。现有职工1745人。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5人,长江学者1人,岐黄学者2人,岐黄青年学者3人,首都国医名师35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9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市级人选7人、北京市卫生系统“十百千”人才16人、“215”人才20人,北京市中医药人才(125计划)44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4人、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59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7个、北京市“薪火传承3+3”工作室站30个。

  医院有赵炳南皮肤病研究中心、脾胃病中心、针灸中心、治未病中心及肿瘤医疗中心5个北京市临床中心;设有中医皮科、中医脾胃病科、中医心血管科、中医针灸、中医妇科、中医儿科及中医治未病中心7个北京市中医特色诊疗中心;中医皮肤病、中医脾胃病、中医外科及中医急诊(重症医学)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北区域诊疗中心。有临床科室33个,临床中医诊疗水平居国内外领先。目前,医院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重点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势专科13个、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15个、北京市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辐射工程项目首都核心专科6个。

  中药房常备中药饮片近680种,诸多院内制剂来源于名老中医及专家的验方、秘方和科研成果,现有批准文号的院内制剂184种,其中中药制剂168种,丸、散、膏、颗粒、胶囊、洗剂、酊剂、油剂等近20种剂型,70余种为临床常用制剂。病房煎药室始终保留一人一方,直火砂锅煎药的传统煎药模式。

  医院承担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任务,有中医专科教研室22个,教授、副教授共209人,学科硕士培养点14个,博士培养点12个,博士生导师28人、硕士生导师102人。获科研成果奖24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奖95项。

  医院对外合作医疗机构65家,涉及包括四川、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云南、湖北、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以及京郊区县等地区,其中,在北京地区对顺义、延庆、怀柔三家中医医院进行托管。随着国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推进,我院已与14家河北省医疗机构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

特色科室
内科
儿科
骨科
皮肤性病科
男科
眼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
口腔科
肿瘤科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医学影像学
其他
医生推荐
就医指引

                    
来院路线
  (1)公交:13路(西城三里河--小营公交场站),42路(广外甘石桥--东四十条桥西),113路(祁家豁子--大北窑南),夜3(地铁海淀五路居站--青年路小区),夜34路(慧忠里--北京华侨城),3路(金家村桥东--东直门枢纽站),115路(东皇城根北口--康家沟),118路(紫竹院南门--红庙路口东),701路(青塔西路北站--大西洋新城南门)
  (2)地铁:地铁5号线张自忠路站,地铁6号线南锣鼓巷站
联系我们
医院电话: 010-52176677
医院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