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简介
东莞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888年,前身为“中华基督教礼贤会东莞普济医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西医院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家德国教会医院。
详细介绍

  东莞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888年,前身为“中华基督教礼贤会东莞普济医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西医院之一,也是我国第一家德国教会医院。经过136年的积淀,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3月,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2023年4月,正式挂牌成为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在2022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取得A+等级。

  医院总占地面积35.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57万平方米,下辖红楼院区、普济院区2个院区,中心门诊部、第一门诊部、第二门诊部3个门诊部,定编床位3100张,实际开放床位3020张。先后与谢岗医院、石碣医院、市康复医院、黄江医院、望牛墩医院等建立医疗联合体,推进建成东莞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东莞水乡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年门、急诊量约360万人次,出院人次超15万,手术(含操作)11.6万台次。在岗员工4779人,其中,正高职称226人、副高职称605人,博士104人、硕士68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名,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名,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广东省名中医3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6名,省级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东莞市特色人才36名、市名医58名、市医学领军人才8名、市医学学科带头人34名、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18名、市医学学科骨干197名,“东莞名医”人才引进培养项目7人、市医学领军人才引进培养项目16人、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引进培养项目20人、市高层次医学专科团队培养项目4个。喻志强、杨志禄和李振华3位学者入选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医院专业分工细,覆盖病种齐全,设有44个临床学科,8个医技科室,拥有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9个省临床重点专科,20个市临床重点专科和1个市临床特色专科。拥有1个国家级青年文明号,4个省级青年文明号,9个市级青年文明号。国家胸痛中心、国家房颤中心、国家房颤中心示范基地、国家心衰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高级认知中心(建设单位)、CAAE二级癫痫中心、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快速通道四星救治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Ⅰ期临床试验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广东省肿瘤诊疗建设示范单位、广东省胸痛中心示范基地、广东省第一批市级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广东省二级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以及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培训基地和东莞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先后落户我院。

  医院技术力量雄厚,注重发展前沿医疗高新技术,先后开展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等多项国家级限制类技术,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技术、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及髋、膝关节置换术等多项广东省限制类技术。危重症救治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尤其在心脑血管介入、创伤救治、重症孕产妇救治、新生儿疾病救治等方面逐步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开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心脏调节器(CMM)植入术、经皮二尖瓣钳夹术、3D打印技术、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帕金森病、癫痫、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的手术治疗、肝复发癌再切除或微创消融并分子靶向免疫综合治疗、CT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第9段肝脏肿瘤微创消融等技术、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手术等。在微创、介入等多个医疗技术领域居省内先进水平,腔镜技术已向减孔、单孔、自然腔道等方向发展。

  医院拥有一大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PET/CT、SPECT/CT、3.0T磁共振、256层CT、双源CT、256排螺旋CT、全数字化血管减影(DSA)系统、实时四维图像引导直线加速器系统、多层螺旋CT模拟定位机、高剂量率后装机、经颅多普勒及无创血压监测系统、超高清神经内镜系统、眼科准分子激光手术系统及配套设备、体外生命支持系统(ECMO)、外科手术导航系统、高频手术系统、4K荧光腹腔镜、3D腹腔镜等,显著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急危重症处置能力,保障了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顺利开展。

  医院坚持走科教兴院、医教相长之路,是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和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拥有19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2个东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医学研究生培养点,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广东医科大学东莞临床医学院、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着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全国1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现有博士后合作导师19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91人,兼职教授、副教授及讲师172人。重视科研人才培养、引进和科研投入,已接收进站博士后43人。是东莞市肿瘤临床医学研究所、东莞市呼吸和重症医学研究所、东莞市公立医院中心实验室的依托单位。近5年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科研课题48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6项(包括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省市联合基金粤港澳研究团队项目1项、重点项目9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3项,发表医学论文2300余篇,其中SCI论文549篇,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IF>10的SCI论文20篇。医院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至今已备案药物临床试验专业19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专业25个,并于2018年建成Ⅰ期临床试验中心。主持和参与Ⅰ类创新药物、国际多中心新药、仿制药生物等效性、新医疗器械、新体外诊断试剂等注册类临床试验项目及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项目400余项。医院持续推动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设置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包括了中心实验室、生物样本库、实验动物中心等科研平台以及东莞市肿瘤临床医学研究所、东莞市呼吸和重症医学研究所两个市属平台。牵头开展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大型医疗设备的临床转化和应用研究,2023年4月,全省首座BNCT大楼正式在医院落成,同年10月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现场评审,是我院实验室管理水平与技术能力走向规范化、国际化、标准化的重要标志。

  医院坚持“医护同心,关爱社群”的服务宗旨,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医院,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品质。1994年获国家“爱婴医院”,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评为“三级甲等”医院,1998年被授予“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2022年设立“东莞市慈善会红楼仁爱慈善基金”,致力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患者,2023年顺利通过国家电子病历五级评审,2024年1月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启用。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百佳优质示范品牌医院、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文明医院、百家文明医院、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集体、脱贫攻坚工作突出贡献集体、“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医院、医疗系统先进集体,东莞市文明示范单位、固本强基工程市级示范点、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文化建设标兵医院、园林单位等荣誉。医院党委荣获“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公立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称号。医院稳居全国地级市医院竞争力榜单前列,连续9年保持全省地级市医院竞争力前三位,获“粤港澳大湾区最佳医院”称号。2018年3月,医院高分通过“三甲”复审,标志着医院在新医改形势下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整体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22年7月,科教综合楼和急救中心TID工程正式启动。

  在新的征程上,医院将秉承“自强不息,仁爱博精”的院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继承和发扬百年红楼精神,充分发挥在全市医疗行业的龙头作用,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医院工作的主线,大力推进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技术能力建设、科研能力建设、教学能力建设、制度与机制建设和专科文化建设等方面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全力推进“病有所医”向“病有良医”转变,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特色科室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儿科
骨科
皮肤性病科
男科
整形美容科
眼科
耳鼻咽喉头颈科
口腔科
肿瘤科
精神心理科
中医科
康复医学科
营养科
全科
麻醉医学科
疼痛科
超声医学科
放射科
核医学科
急诊科
重症医学科
病理科
药剂科
检验科
医生推荐
就医指引

                    
来院路线
  (1)公交:市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首末站、市人民医院后门、万道路口站下车;
  (2)自驾:院内停车场、广汽本田(龙成店)-停车场、广汽客户停车场、合丰工业区停车场等。
联系我们
医院电话: 0769-28637333
医院地址:
东莞市万江街道新谷涌万道路78号